欧佩克+联盟最新释放的石油供应冲击波,将导致今年下半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加剧。这一举措在响应美国总统特朗普降低燃油价格呼吁的同时,也将给全球产油国带来价格压力。
欧佩克及其盟友有理由相信,至少在短期内,激增的供应量将找到买家。作为联盟主导者的沙特阿拉伯在决议公布后立即上调油价,正彰显了这种信心。但事实上,在这场仅持续10分钟的视频会议做出意外决定之前,全球原油市场就已如履薄冰,冬季供应过剩的阴云早已若隐若现。
瑞银驻苏黎世分析师Giovanni Staunovo表示:“当前原油市场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显示其具备消化额外供应的能力。但持续紧张的贸易局势等风险因素正在积聚,意味着未来6-12个月市场供需可能趋于宽松,这将给油价带来下行风险。”
上周六,欧佩克+突然宣布将加速恢复集体原油产量,令能源交易商措手不及。此举既为消费者带来利好,也兑现了特朗普竞选时降低燃油成本的承诺,但同时可能给从美国页岩油产区到欧佩克成员国在内的所有生产商带来阵痛。
不过,利雅得方面似乎显得胸有成竹。周日,沙特阿美将其面向亚洲核心市场的旗舰原油溢价幅度,提升至超出交易商预期的水平。这些举措显然不像是对需求端心存忧虑的生产商所为。
欧佩克+官员表示,夏季需求是其保持乐观的原因之一。目前美国库欣关键储油中心的原油库存持续下降,油价价差结构也未显示供应过剩迹象,加之美国柴油库存已急剧萎缩。
供应轨迹转变
北半球夏季燃油需求达到峰值,为该联盟加速夺回近年来被美国页岩油商等竞争对手抢占的市场份额提供了战略窗口。
但此次决议仍将改变全球供应格局。尽管欧佩克预测新增产量将满足直至12月的需求,其他机构对此持怀疑态度。国际能源署早在新增产计划公布前就预测,第四季度全球原油过剩量将达到消费量的1.5%。
过去两周,伦敦油价暴跌11%,市场对以伊冲突反应平淡,表明交易商并不认同增产的紧迫性。高盛和摩根大通预测,随着亚洲主要经济体消费疲软及特朗普贸易关税政策拖累全球经济,今年油价可能进一步跌向60美元/桶。
广泛支持下的增产
联盟中八个核心成员国在视频会议中决定,8月将恢复54.8万桶/日的停产产能。这较5-7月41.1万桶/日的增产幅度显著提升,而此前三个月的增产计划已是原定目标的三倍。
欧佩克+将于8月3日会议讨论是否在9月继续追加54.8万桶/日产量,若实施将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完全收回2023年实施的220万桶/日减产额度。
实际供应影响可能小于预期,因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正施压此前超产的国家放弃增产份额。俄罗斯和伊拉克已显现补偿迹象,但哈萨克斯坦仍在违规增产。
RCMA Capital LLP首席执行官Doug King表示:“官方公布的增产数字是一回事,实际新增供应又是另一回事。柴油溢价显示市场仍供不应求。除非出现可见的库存增长,否则我看不到油价下行的路径。”
官员们还强调,增产计划可“根据市场变化暂停或逆转”。但除非启动该选项,否则已获批的增产计划几乎必然加剧价格下跌。
这可能会缓解特朗普为遏制生活成本危机而多次呼吁的降油价诉求。在实施一系列关税措施并施压美联储降息之际,特朗普还需应对通胀压力。
然而价格暴跌将重创美国石油业,从埃克森美孚(XOM.US)等巨头到曾大力支持特朗普竞选的页岩油商。最新调查显示,由于油价疲软,页岩油企业高管预计2025年钻井数量将大幅低于年初计划。
这场危机也可能波及欧佩克+内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推动经济转型计划需要油价维持在90美元/桶以上。面对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利雅得已被迫削减部分标志性项目的支出。若财政压力持续,沙特可能选择再次削减供应。
独立分析师、国际能源署石油市场和行业部门前负责人Neil Atkinson表示:“他们确实拥有政策急转弯的选项。但现阶段除了保住市场份额并接受更低油价外别无选择。他们正在做的,就是认清现实并顺势而为。”
责任编辑:于健 SF069
配资交流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