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于线上发布《2025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
(实拍图)
这是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自2020年成立以来,连续第六年发布研究报告,广东省房协会长王韶,广东省房协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常可,广东省房协专家委主任委员、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专家黎振伟出席发布会。
发布会上,常可在致辞中讲到,自1991年成立以来,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以服务和引领广东房地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使命,将行业研究和市场分析作为专业引领的重要核心竞争力。除了承接省级各政府部门和各地市房地产相关课题外,定期编撰和发布广东省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广东省土地市场分析报告、城市更新月刊等,得到了政府、行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为了进一步完善协会研究体系,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经营和发展趋势研究,从2020年开始,“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连续发布《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通过剖析行业发展趋势、挖掘优秀企业实践,协助政府部门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发展战略决策参考,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实力;为社会树立房地产企业品牌形象和行业标杆。报告严格遵循客观、公正、准确、全面的准则,以科学客观的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根据每年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和当前行业热点焦点,及时做出评价因子和权重的调整(比如今年增加了“稳健性”指标,更加注重房地产企业的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最终以专业性、权威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赢得了业界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展开剩余62%发布会上,广东省房协专家委主任委员、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专家黎振伟从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体系、主要研究成果等方面对《2025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进行了全面解读。
报告显示,典型房企市场集中度出现分化,TOP100典型房企销售额占全省比重从2020年的84.3%降至2024年的73.1%,而TOP10典型房企销售额占比则从36.2%提升至37.5%。同时,房企阵容发生显著变化,2020年TOP100企业中有29家未出现在2025年报告中,TOP10企业仅4家保留。央国企力量不断壮大,在TOP100、TOP10、TOP20典型房企中的占比分别从2020年的28%、40%、30%提升至2025年的46%、80%、65%。外来房企占比也有所上升,从2020年的30%升至32%。
从企业属地分布来看,100家典型房企中,外来房企达32家,较上年增加3家;本土房企总部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深圳,共52家。从所有制结构分析,国资背景房企46家,连续三年数量增加,民营房企随着市场企稳有望提升占比。
在销售业绩方面,2024年9月底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落地后,典型房企积极把握机遇,提升销售与产品力。2024年典型房企成交额占全省比重回升至73.1%,头部企业聚集效应增强,销售额前十位房企占比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不过,典型房企在粤总销售额同比仍下降15.6%,但降幅小于全省水平。
需求端呈现改善性需求持续释放、刚需企稳回升态势。在政策支持下,改善型住房需求支撑新房市场,房企通过提升刚需户型实用率吸引购房者,2024年90平方米以下刚需户型成交占比小幅上升,90—140平方米户型仍是主力,14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成交占比也有所增加。
土地市场上,典型房企拿地拓展放缓,但降幅收窄。2024年总拿地宗数持平,拿地金额和建筑面积下降,拿地高度集中于广州、深圳、佛山等重点城市,其中广州、深圳拿地金额占比超90%。
企业经营层面,营收和利润持续承压。2024年广东省典型上市房企营业收入均值下降12.6%,毛利率降至8.09%,净利润均值仍为负值。偿债能力方面,净负债率上升,货币资金下降,虽整体到期债券规模降低,但房企偿债压力依然较大。
面对行业变革,典型房企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响应“好房子”建设号召,提升产品力、交付力和服务力。如广东保利、中建壹品、绿城华南等企业凭借优质产品赢得市场,广州地铁地产、广州城投地产也通过特色策略打造高品质项目。
报告建议,典型房企应聚焦核心优势,实现提质增效;盘活存量资产,发力运营与服务;拓展轻资产业务,探索代建新模式;助力安居发展,共建保障体系;把握城市更新机遇,创新城中村改造;拥抱科技变革,加速全产业数字化转型。
(示意图)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房产行业信息,仅供参考。)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交流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