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失败,很多人都说是国民党必然的结局。
可要是仔细看看当时的情况,会发现这里面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失误。
如果这些失误少犯几个,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
1948年9月济南城破,国民党损失了十万人马。
按照以往的经验,华野打完这么大一仗,怎么也得休整两个月。
豫东战役之后,华野就是休整了整整两个月才打济南的。
国民党高层据此判断,短期内华东方向不会有大的军事行动。
这个判断看起来很合理,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济南战役华野只打了攻城,没有打援。
负责打援的部队基本上就是看着济南城被攻破,他们已经休整了不止两个月了。
粟裕手里其实有一支生力军,随时可以投入新的战斗。
杜聿明当时还挺乐观的,他制定了一个反攻济南的计划,准备趁着华野虚弱的时候,一举收复山东。
这个计划从军事角度看不算离谱,毕竟徐州剿总手里还有八十万大军,沿着陇海线摆开,声势浩大。
从郑州到连云港,国民党的部队一字排开。
这个阵势摆明了是要北上的。
可惜杜聿明运气不好,他拿着计划书飞到北平见老蒋,结果刚落地就听说锦州失守了。
老蒋哪还有心思管什么济南,当即命令杜聿明组织辽西会战,务必夺回锦州。
杜聿明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他知道东北大势已去,再打下去也是徒劳。
但他这个人有个致命弱点,就是不敢对老蒋说不。
结果可想而知。锦州没救回来,长春起义了,廖耀湘兵团全军覆没,11月2日沈阳也丢了。
整个东北就这么没了。五十多万精锐部队,就这么灰飞烟灭。
东北的崩盘来得太突然,徐州剿总还在做着收复济南的美梦,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前线。
他们的部署完全是为进攻准备的,一字长蛇阵虽然攻击力强,但用来防守或撤退就很麻烦了。
刘峙慌了,杜聿明还在东北收拾残局,徐州剿总群龙无首。
匆忙之间,他们制定了一个撤退计划,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撤到宿县,刘汝明撤到蚌埠,黄百韬和李弥向徐州收缩,第九绥靖区从海路撤退。
这个计划本身没什么大问题,关键在于执行。
而恰恰在执行上,国民党犯了一连串低级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杜聿明没有及时回到徐州。
东北已经完了,他亲自指挥撤退,把徐州这个更重要的战场交给了刘峙。
第二个错误更离谱。原计划第九绥靖区从海上撤退,结果船都被调去撤东北的部队了,没船了。
于是临时改为陆路撤退。为了让黄百韬积极一点,把第44军划归第七兵团。
黄百韬后来抱怨,就是等这个第44军耽误了两天。
其实这两天的延误还不是最致命的。
真正致命的是第三个错误,黄百韬兵团居然忘了在运河上架设浮桥。
运河是黄百韬撤退路线上的天然障碍,不提前架好浮桥,难道准备游过去?
第四个错误是第三绥靖区起义。
就在黄百韬最需要掩护的时候,第三绥靖区全体起义,直接给山东兵团让开了一条大道。
但所有错误里,最致命的是第五个,李弥兵团撤出曹八集。
第三绥靖区起义后,山东兵团三个纵队长驱直入。
刘峙判断他们的目标是徐州,急忙命令李弥撤回徐州。
李弥一走,黄百韬的右翼完全暴露了。华野的部队立刻插进来,把黄百韬团团围住。
如果李弥在曹八集多守一天,哪怕半天,黄百韬都可能逃出去。
有人说黄百韬应该不在碾庄停留,直接向西突围。
这个想法太天真了。华野巴不得在运动中歼灭黄百韬,野战可比攻坚容易多了。
黄百韬选择在碾庄固守,虽然最后还是被歼灭了,但至少拖了华野十多天,给了邱清泉和李弥救援的机会。
可惜邱清泉和李弥根本就没想真救。他们磨磨蹭蹭,走走停停,美其名曰稳扎稳打。
粟裕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干脆主动后撤,想引他们出来打一仗。
可这两个人就是不上当,眼睁睁看着黄百韬被吃掉。
整个过程中,解放军的执行力让人惊叹。
每一个机会都被牢牢抓住,每一个漏洞都被充分利用。
而国民党一个错误接着一个错误,仿佛是故意要输掉这场战争。
国民党还在按照老经验办事,以为有两个月的喘息时间。
可解放军已经今非昔比了,他们的动员能力、补充能力、作战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历史没有如果,黄百韬兵团的覆灭成了定局,也为整个徐州集团的覆灭拉开了序幕。
淮海战役的失败,表面上看是一系列战术失误造成的,但根本原因还是战略上的被动。
当东北失守的那一刻,华北和华东的国民党军就成了无根之木。
他们看似还有八十万大军,但已经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解放军可以从容调动东北野战军南下,可以集中华野和中野两大野战军作战。
而国民党北面没了依托,西面是黄河天险,东面是大海,只有南面的淮河可以依靠。
这种态势下,防守都困难,更别说反攻了。
所以说,淮海战役的失败是必然的,但败得这么快、这么惨,却是这一连串失误造成的。
如果国民党少犯几个错误,淮海战役可能会打成消耗战,可能会拖上几个月。
但最终的结果,恐怕还是一样的。
这就是历史的残酷之处。
当大势已去的时候,即使你不犯错,也只是苟延残喘。
而一旦犯错,就会加速灭亡。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兵败如山倒。
从某种意义上说,淮海战役不是打输的,而是自己输掉的。
那些匪夷所思的失误,那些不可理解的决策,其实都是人心散了的表现。
当一支军队失去了信念,失去了斗志,技术和战术都救不了他们。
战争,归根到底是人的较量。不是武器的较量,不是数量的较量,而是意志的较量,是信念的较量。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战。国民党为什么会输?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而战了。
这就是淮海战役的真相,也是国民党政权覆灭的真相。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配资交流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