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泌尿外科患者术后护理中,膀胱冲洗是常见的关键环节。血尿颜色的判断不仅影响冲洗速度的调节,更牵动患者情绪与康复信心。为进一步统一检验标准,夯实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团队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创新引用“膀胱冲洗比色卡”,让每位护士在面对血尿变化时都能“有卡可参、有据可循”,推动实现护理服务同质化与标准化。
一卡定“色”,让泌尿护理有标可依
血尿的客观评估一直是膀胱冲洗护理中的难点。传统的经验判断易受主观影响,不同单位使用的比色卡也存在差异。泌尿外科护理团队进行了护士膀胱冲洗颜色认知调研,通过收集不同浓度的冲洗液样本,邀请护士进行冲洗液颜色辨别与浓度判断。结果显示,护士对同一冲洗液颜色的判断和理解差异显著。临床中“何为淡红?何为浅红?”因主观认知差异,造成护理判断不一、患者疑虑增多等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近日,泌尿外科护理团队在深入研读团体标准《成人膀胱冲洗并发症护理规范》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对比多个版本,充分咨询科室医生意见,最终改进并引用“膀胱冲洗比色卡”,该卡片将血尿颜色从“暗红”至“淡黄”细分为7级,分别对应8%至0.125%的血液浓度,并为每一级配置了明确的冲洗速度指引与处理原则。
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泌尿外科护理行为的同质化与标准化,也让每位护士在面对血尿变化时都能“有卡可参、有据可循”。
从沟通工具到安心桥梁,用专业传递温暖
比色卡不仅是一张护理工具,更是护患之间的“共识卡片”。部分患者见到尿液变红容易紧张,护士现在可借助卡片直观向患者解释:“您现在冲洗液的颜色属于淡红色区间,出血量有限,是术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卡面上的“温馨提示”也明确说明:“每1000ml尿液中含1-3ml血液即可出现肉眼血尿,并不代表病情严重。”通过科学阐释与可视化沟通,我们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增强了对治疗过程的信任与配合。

一张小小的比色卡,凝聚的是泌尿外科医护团队的智慧与协作,体现的是从“各执一词”到“共绘一色”的专业追求。泌尿外科护理团队始终坚持以专业为核心、以温暖为底色,持续推动护理服务提质升级。本次比色卡的引入,不仅是“暖护行动”在专科护理中的深入实践,也是我院护理标准化、人性化双轨并进的具体体现。
未来,护理团队将继续依托循证护理与临床创新,不断优化工具、完善流程,让技术更有精度,让照护更有温度,真正实现“声声有爱、步步暖心”的护理承诺。


来源:护理部
作者:宋鹏娟
荐稿:刘俐惠 顾怡蓉
排版:李春慧
责编:范晓 张洁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专栏入口
配资交流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